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中小企业展开蒙上暗影。我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17日表明,应以工业互联网“良药”,医治制造业中小企业“疫病”。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到达30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90%以上。其间,中小制造业企业撑起了我国制造业展开的半边天。但随着全球经济稳步的增加放缓及中美交易冲突所形成的出口增幅放缓,中小企业面对较大窘境。在当时疫情布景下,中小制造业企业落井下石。
徐晓兰以为,中小制造业企业“疫病”,终究的原因在于制造业中小企业落后的出产形式、缺乏的供应链掌控力、欠佳的融资才能和匮乏的人才资源,这四大要素下降了制造业中小企业竞争力,严峻限制其进一步展开。
“工业互联网关于破除中小企业上述展开窘境具有极端重大意义。”徐晓兰表明,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经济全要素、全工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衔接,经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以数据驱动工业转型晋级,可以在必定程度上完结资源共享及优化装备。
徐晓兰进一步表明,工业互联网可以对公司进行数字化改造,全面优化出产流程,下降研制、规划、资料、人力等运营本钱。还能打通工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完成需求端与规划端、出产端的直接对接。
以海尔为例,其环绕个性化定制、产品质量优化等需求,研制根据COSMOPlat渠道的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已赋能10余家互联工厂,发明生态价值100多亿元人民币。
徐晓兰表明,工业互联网经过完成全要素、全工业链、全价值链的衔接,促进了供应链内信息数据的流转,增加了企业间衔接的广度,为中小企业展开供应链精益办理供应了根底,强化了中小企业供应链掌控力,并将提高融资才能,扩展企业资金供应,化解企业人才难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