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终于在近期正式对外发布了首个基于3D V-Cache打造的量产型处理器——AMD 锐龙7 5800X3D。这颗锐龙7 5800X3D处理器又会给我们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开始讨论5800X3D之前,我们应该弄清楚这颗处理器较以往的锐龙7 5000系列处理器有了怎样的改变?
直观的讲就是增加了三级缓存的大小,由原本锐龙7 5800X的32MB L3缓存。提升到了96MB L3缓存。
要知道,作为CPU与内存之间沟通的桥梁,缓存很重要的作用,无疑,缓存容量的提升可以让处理器的性能大幅度的提高的。
目前处理器的缓存分为L1、L2和L3三种,不过三种缓存在处理器的位置并不相同。其中L1和L2缓存位于CPU核心的内部,属于每个核心独享的缓存。L3缓存则位于核心的外部,属于多个核心共享的缓存。
所以,AMD就是通过增加三级缓存的方式,在锐龙7 5800处理器架构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诞生了本文的主角锐龙7 5800X3D。
对此,我们列出了一个表格,以便大家对这款处理器以及“哥哥”和“弟弟”之间的参数区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需要指出的是,锐龙7 5800X3D的价格在2999元,由于缓存的提升,AMD的锐龙处理器算是第二次加价了。
首次是在锐龙5 5600X,当时锐龙5 3600X的三级缓存为16MB*2。AMD在进入Zen3架构时由于将一个CCD里边2个CCX整合到了一起(5000系列单CCD内只有1个CCX了)。所以5600X的三级缓存则是32MB(16MB*2和32MB之间的关系是核心之间能否共享L3缓存)。由此处理器的价格进行了提升。
而这次5800X3D则是由原本的32MB直接升级成了96MB,所以价格也相应的提升了许多。
两款处理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三级缓存大小的提升,由32MB升级成96MB,此外则是频率方面上的变化。
在讲锐龙7 5800X3D之前,我们应该弄懂现在的锐龙7 5800X是怎样的?
首先,锐龙7 5800X处理器只有一个CCD(核心Die)和一个I/O Die。该CCD里边共有8颗处理器核心,8个核心分别独享自己的L1和L2缓存,共享32MB的L3缓存。
AMD的锐龙7 5800X3D在缓存方面同样采用了台积电的7nm工艺,不同于传统设计中让晶体管在平面上扩展,而是经由3D堆栈的方式在原本32MB的基础上实现了额外64MB的容量扩展,相信5800X3D也是因此得名。
同时,AMD对改变的几何表面做了结构性的优化,用结构硅片来支撑核心和缓存的堆叠,起到保护和配平的作用,让核心与缓存都能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通过上图能够准确的看出5800X3D的CCD立体结构:原本的DIE位于下层,增加的64MB缓存平铺在上面,两者通过垂直于其中的铜线D在缓存的左右两边填充了结构硅片。除了增加整体结构稳定性之外,还能够更好的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