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缺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在近来举办的世界半导体展会上,说到最多的论题便是“产能紧缺”。而这个问题最中心的原因便是,需求大幅添加带来的供需不平衡。为此,许多芯片制作厂开端准备扩产方案,包含台积电、三星等。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商场,商场需求也是快速添加。但是问题是,我国的芯片制作产能却严峻滞后,供应才干和需求的距离越来越大。而我国提出 了2025年完成芯片自给率到达70%的方针,那么这个方针应该怎么完成呢?
针对国内芯片职业应该怎么开展,不少专家也是宣布了自己的观点。此前,我国的龙芯总设计师、中科院计算技能研究院胡伟武就表明,14nm与28nm的芯片可以满意90.9%的使用,现已够用了,不要想着他人做5nm,咱们也要做5nm。
胡伟武从事芯片职业20多年,是国内芯片职业的代表性人物。他表明国产芯片完全不被卡脖子,还需求两个五年。他的意思是,要在已有的工业水平下着重自主性,先把短板补上,做出自己的生态系统,暂时不要太寻求技能的先进性。
另一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针对国内芯片开展表明,国内的芯片需求越来越大,添加速度十分快,而国内的芯片制作产能却跟不上,可以说供应才干是严峻滞后,现在有必要进一步加速产能建造。
假如国内不加速产能建造速度,将会在后面的芯片职业竞赛中失掉自动,而且他依据当时的商场局势说道,依照当时的速度开展,到2025年我国产能和需求的距离,或将相当于8个中芯世界现在的产能,在这方面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两位专家都是国内芯片职业的闻名人物,他们都着眼于国内芯片职业开展,宣布了自己的观点。原意是好的,但主张孰对孰错却引发不少争议。尤其是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的主张,不要跟着去研制5nm,14nm的芯片现已够用了。
有网友以为,台积电、三星在5nm制程技能上都现已老练了,现已开端争着研制3nm,而胡伟武还提出那样的主张,这是在阻止国内芯片职业的开展。这样的心境可以了解,但胡伟武总设计师的主张,也是依据自己从业多年的经历提出的。
他的主张也是有必定道理的,的确90%以上的职业,14nm与28nm制程的芯片的确够用,5nm的高端制程也根本只用在手机上。胡伟武的意思是,咱们首要应该把28nm这些已掌握技能的自主化问题处理好,构成闭环、构成迭代之后再行进。
而关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敏捷添加产能的主张,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业内人士以为,产能建造落后于需求添加在未来几年都将是一个应战。而晶圆厂方表明,扩产没那么简略,应进行许多考虑,需求在掌握扩产节奏和机遇的前提下扩大产能。
其实咱们可能对胡伟武总设计师主张了解的不全面,他的意思是,在根底不厚实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去寻求先进制程,而应该着眼于芯片制作所需求的设备和资料上的自主化,只要把根底打厚实了,才干加速缩短距离,这个主意是十分务实的。
还有吴汉明院士要快速添加产能的主张,也是着眼于现在国内的职业现状,也是务实的主张。最近,中芯世界在芯片制作扩产的两个大动作,必定程度上正好验证了两位专家的主张,阐明这两位专家的确是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合理的主张。
中芯世界的这两个大动作,一是出资153亿元,在深圳建28nm芯片制作厂,完成每月约4万片12吋晶圆的产能,估计2022年开端出产。二是去年在北京斥资500亿元扩产28nm,完成每月约10万片12英寸晶圆产能,估计2024年竣工。
中芯世界连投两次28nm制程,首要是依据现在的局势。首要是商场上仍是以老练工艺为主,28nm制程在未来一段时期仍然会占有商场首要比例。其次是先进制程仍然受约束,不管是资料仍是设备,只要老练制程可以不受约束,能取得答应。
现阶段大力开展28nm老练制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处理国内对芯片的火急需求,这样可以先处理国内芯片职业的干流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胡伟武总设计师和吴汉明院士两位专家的主张,都是十分正确的,正是务实的主张。
而咱们大力开展28nm老练制程,并不是在先进制程上不行进了。像中芯世界的14nm制程也在开展,近期14nm产品的良率还追平了台积电的水准。而且依据本来的方案,7nm也将于4月份进行小批量危险试产,也便是说研制还在行进。
怪不得中芯世界从前表明,本年43亿美元的本钱开支,将大部分用于老练工艺的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由此看来,中芯世界是两手抓,在不断扩大28nm产能,稳定开展的根底上,持续寻求先进制程工艺,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